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八十七章 城运会进行时(七)(五一节快乐!)(2 / 2)


“王指导,之前我给林指导打过电话,林指导也赞同我们的安排。只是换最后一棒,平时的训练和磨合影响不大,个人实力上蒋少斌要稍微差点,但接力,这一点的差距影响不会太大,主要是看前三棒。这次我们运气也还不错。分的第二组,那几个传统强队也就只有沈州和我们在一组,但现在沈州的实力和4年前可没法比……”

王万鹏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确实是比较走运,上届冠军作为种子队,他们分在这组,但这个上届冠军现在青年层次的短跑上也有点青黄不接,这次单项进决赛的都很少。

“好,既然林指导也觉得没问题,那我们就等着他们表现吧。”

“对了,老黄带着朱昆已经去准备了吧?呵呵,进决赛了。想想我就感觉是在梦里,我们上一次有人进短跑决赛是多久前的事了?我怎么感觉都有些不记得了!”王万鹏有些感慨。

“不远,01年全运会,林指导的400米银牌。”陈国斌笑了笑,两年前的事,要真说起来其实大赛等于没断档。

“呵呵,是了,林指导的银牌,不知道这次朱昆能跑出什么成绩!?”王万鹏有些希冀,有些意外的结果直到现在他还有些惊喜,人心永远不断变化,有了一个惊喜就想着更惊喜。队里包括庐州现在都期待着呢。

“走,小陈,咱们过去吧。周指导今天有事来不了,还等着我第一时间给汇报成绩。希望是好消息!”

一行人走到看台,庐州代表团大致所在的位置。

几人落定后,心里不由的更加感慨了些,竞技体育真是现实,之前从培新因为田赛项目上的一枚金牌和一枚银牌所受到的礼遇,他们现在真实的感受了一回。

只是和庐州市和其他项目的一些同仁们相互寒暄了几句后,他们就各自把关注投到了赛场上。男子4*100米的预赛即将开始了,此时预赛第一组的八支队伍已经上场。

男子4*100米预赛,共有16个省市共24支队伍分三组进行第一轮预赛,预赛取每组前两名加其后成绩最好的两支队伍进入决赛。除了往届冠军,东道主和选拔赛第一作为种子队分列三组,其余队伍都是随机抽取的。

庐州相对运气不错,分在了第二组,从过往成绩和参赛人员来看,综合实力要略差。除了沈州之外,能称上强队的也就只有北湖的江城。而此时上场的第一组则明显的要强劲许多。两只粤东的传统强队,羊城和深城,还有沈欢领衔的湘州队,其他队伍也都是各省市的主力队伍。

其后的第三组实力也不遑多让,虽然赵林没参加接力,但实力依然不俗的东道主潭州队,何俊领衔的渝城渝中队,传统强队苏省金陵队,还有柳大鹏和陈秋平带领的冰城队。袁国华训练的港城队也同样在,只是此时和庐州一样,尚不引人注意罢了。最后阶段的预选赛的第一第二,分量在人们的心中着实不高。

在无数观众的关注和助威声中,第一组上场的队伍完成了赛前最后准备。裁判员发出了就位指令。

“预备~”

“砰!”

保持了短暂安静的体育场随着一声发令枪响,瞬间的恢复了喧闹。

“加油,加油!”

“必胜,必胜!”

“……”

“小林,老袁,今天你们的接力队上场呢,我可没拉着你们,怎么就不过去看看。呵呵!”

看台上,余伟立看着场中正在进行的比赛,兴趣着实不大,一棒交接下来,第二棒已经开始跑了半程。所谓强队表现了该有的实力,所谓弱队也没能制造出多少意外,羊城、湘州、深城意料中的处在领先位置,过程乏善可陈。此时他也少了许多关注,和身旁的林幕、袁国华开了句玩笑。

观察了两棒,林幕和袁国华对于此时比赛的队伍也有了大致判断,强队靠硬实力在玩,弱队同样靠硬实力在拼,所谓接力配合,也就是交棒、接棒,效率太一般。

“只是预赛,正常发挥还是有机会进决赛的。看不看的也没多大意义。”袁国华看了各支队伍的表现,心定了许多。硬实力稍有差距,但这个配合确实不怎么样,甚至出现一直回头张望等着快到身前了才起跑的,这样的接力你需要多强的硬实力才能补回差距啊。

“小林也是一样的想法?不过这接力配合确实粗糙。你们带的队伍我还没看到,不过如果接力配合不差,进个决赛确实希望很大。”

“余指导,接力配合需要磨合的地方很多,目前他们也只能算是初步明白了接力的意义。不过应该比场上的这些稍强些。”林幕实事求是的给出了判断,在他看来庐州包括港城现在只属于初级,但算的上是接力队。而现在场中这些,除羊城和深城要好些,还能有些接力配合,其他队伍包括沈欢所在的湘州队都非常一般,在他看来只能算是4个人的分段400米。

在几人相互间的讨论和分析之间,第一组的比赛结束了,没有出现太大意外,羊城取得了小组第一。

“41秒02!”

场中电子屏打出了第一组第一羊城的成绩。

靠着沈欢这一棒的绝对实力,湘州队最后阶段追上了深城获得小组第二41秒11,而第三名则是深城队,41秒19,成绩不好不坏,能否进决赛就要看其他两组的脸色了!

“很一般!”尽管是预赛,他们也有所放松,但在余伟立看来,也只是个人实力上的放松,配合决定了上限,决赛哪怕拼下来,提高的也有限!归根结底还是配合的问题!也是,青年层次的接力项目重视不够,倒也理解!

林幕和袁国华都是点点头,就算是成年队,各省市对于接力比赛也只是大致的安排人员,到大赛前突击训练一段时间。更别说青年层次了。

“哟?”赛场上,第一组比赛的选手下场,第二组上场了,看到庐州队的出场阵容,余伟立惊讶了喊了一声:“小林,我听你说的,第四棒好像是朱昆吧。换人了?”

朱昆的200米进决赛了,他全程看着,成绩和水平都还不错,不可能记不住的。

“换人了,上的运动员叫蒋少斌,85年的,单项水平稍微差点,但各项水平很平均,是队里的替补。之前接力队的教练打电话问过我,我的意见也是这样,只是换下第四棒,对于配合的影响很小。考虑的主要是等会朱昆要跑200米决赛,要是上接力,以现在场中这气氛,年轻运动员就算想收着估计也收不起来,这样在体能恢复上会有很大压力。”

包括袁国华在内,都是十分惊讶,这心有点大啊。本来就是年轻运动员中的普通水平,唯一一个看起来强的最后一棒,结果还因为要考虑体能,上替补了。是对接力比赛重视的不高了,还是对实力真有信心?

“呵呵,小林,我可要好好看看,你们这是心大呢,还是真有这个底气!”余伟立不置可否的笑了笑。

“我想,应该还不错吧,他们运气比较好!”

林幕也没多解释,跟着笑了笑,比赛马上开始,一切结果很快就能知道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