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梦回90年代帮我老爸赶情敌第132节(1 / 2)





  他自打初中毕业后,一直想去镇上,去城里工作。但是父母却只允许他在家里种地。种地有什么出息?他吴长荣是要做一番大事业的。

  谁知道呢,明明说好要升士官的大哥,突然转业回家了。非但干部身份没有了,腿居然还瘸了,走起路来一拖一拖的。

  受了父母之命,站在村口等着迎接大哥的吴长荣见了,转身就走——大哥回来了,这家里哪里还有地方给他住?跟别提他这个老幺了。

  大哥看了家里的情况,什么都没说,把转业的安置费全部都给了老娘,自己走了。

  他不和弟弟们争,也不需要他们照顾自己。

  再后来,大哥回来了几次,听说乡里给他安排了工作,让他去守树林。虽然和士官不能比,好歹也是林业局下面的正式员工,是有国家编制,吃皇粮的。这么一来,吴老太太也安心了。

  再后来,大哥带着一个如花似玉的媳妇回来了,是隔壁村的村花,漂亮得像是山东烟台苹果似得马家大姑娘。

  吴长荣那时候也有了女朋友,也是邻村的,叫做金菊。都说十八无丑女,可是和桂香比起来,金菊一点都不像菊花,倒是像颗大白菜。

  话又说到底,要娶大白菜那也要是有资本的,乡下人娶老婆最大的资本就是房子。没有房子,谁会把女儿嫁过来?

  家里的房子已经被二哥二嫂占了,长荣就要看他大哥怎么把桂香这颗小苹果摘到手。

  谁也没想到,大哥居然带着桂香嫂子去山里自己盖房子,自立门户去了。

  更想不到的是,大嫂生下孩子才没多久,一把天火烧了山林,他那瘸了腿的大哥为了救火把自己的小命丢了。

  想到这里吴长荣就要冷笑:树林是国家的,命是自己的,大哥怎么连帐都不会算,也活该他丢了命。

  最最想不到的是,没过多久,一个上海男人从东海之滨千里迢迢地赶到他们这个边陲小镇,提出要收养他的大侄子。他也是后来才明白的,这是为了让他那小苹果大嫂可以安安心心嫁人。据说大嫂一开始是求着老·二夫妻两收养那孩子的,但是他们不干,说自己一个女儿都养不起,要是养得起早就再生一个了。大嫂没办法,才写信求助了大哥当年有过命交情的战友。

  这一出出的,可不是比电影里演的还好看么?

  话又转回来,也就是不久前他把桂香男人灌醉后,对方终于透露出了上海那边的消息。

  虽然马桂香说什么都不把上海那边的联系方式告诉他,但他偷偷翻了桂香的柜子,还是发现了那个秘密。

  他还不知道自己的婆娘么?什么重要的私房钱,单据之类的重要东西,都偷偷缝在那件红色大衣的贴襟里。他摸过好几回了,里面藏了好多东西,只要用小刀子把线挑开就能倒出来。

  吴长荣把这个消息带回家,告诉了自己的媳妇。没多久她媳妇就趁着村里办酒,全村都去吃席的当儿,从饮食店进了马桂香的家,把那张写了建德里拆迁后新公房地址的纸条拿了出来,照抄了一份。

  然后他们就跑到上海来了,来见那个上海男人,和他们这个“大侄子”来了。

  “你们到底是什么人?”

  宁小北决定不再和他们绕弯子,他心里已经有了最坏的打算——他们两个充其量就是自己的亲生父母了!

  他冷眼看着他们这副嘴脸,也不像是要认回自己的模样,倒有几分待价而沽的样子。

  想到这里,心就跟落入冰窟窿似得痛。

  在“现实世界”里,他本人是不曾遭遇过这件事情的,但是不排除老爸被他们勒索过。

  老爸从来都是这样的,天塌下来,也都只一个人扛着,这些风雨冰雹,是半点都不舍得让它们落在他的肩膀上的。

  如果他们在“那边”也是差不多时间找上门来的话,那差不多应该是家里经济最困难的日子,老爸他那时确实同时打了好几份工……

  想到这里,宁小北只觉得一口血腥之气涌上心头。

  他心疼父亲,更是恨死了眼前这两个人!

  *

  作者有话要说:

  我来理一下啊,吴班长是老大,这个吴长荣是老三。他们家儿子一个比一个混蛋。为了领养小北,吴长荣当年的女朋友金菊和宁建国假结婚。

  看到小北亲妈的老公拿了宁建国的五万开了饮食店,所以吴老三就想着也去敲诈一笔

  第100章 真相大白 二更

  “我是你二叔。”

  “我是你二婶。”

  对面一齐答道。

  宁小北抬起下巴, 眉头一拧,一直悬着的心落下半截来。

  不是亲生他父母?

  “什么鬼?宁伯伯是独生子好伐?哪里来的什么弟弟。”

  范侠一听,嘴巴往上一撇, 心想这都是什么玩意儿啊。现在诈骗犯都那么好当了么?都不打听打听情况就敢硬碰瓷?

  “哎,不对啊, 你那天还说你是宁伯伯的老婆呢,怎么又变成了弟媳妇了?”

  范侠立即抓到了错处。

  电光石火之间,宁小北却是一下子猜到了背后的关键——原来是因为“那个”!

  “哈,哈哈哈……哈哈哈……”

  在众人惊讶的眼神中, 宁小北突然放声大笑起来。

  他笑的前仰后合, 一手捂着自己的肚子,一手抚着胸口,笑得眼角都渗出了泪水, 连喘气都有些喘不上来了。

  “原来如此, 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