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旁支嫡女第68节(1 / 2)





  方惟彦说完又道歉:“是我没轻没重了。”

  蜜娘抬了抬下巴:“知道就好。”

  “但是下次不许冒险,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但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老太太病情好转对我而言很重要,但是你对我同样很重要。”他认真的对她道。

  蜜娘心里知道他是一切为她着想,也放下面子,把他的手拉到自己手上,双手交叉,仿佛心心相印:“知道了,以后不会这样了。”

  方惟彦见她终于说出日后不会这样,也松了一口气,还赞道:“这才好,后宅的事情你怎么样我不管,因为你是我的妻子,你做的一切肯定都是为了我。可是,你的性命比什么都重要。”

  他想阮太后前世能出头绝非偶然,这个姑娘胆大心细,性格又好,明明方才气的不行,自己几句好话,她就这样巴心巴肝的,这样的随和。

  人的性格比长相还要重要,人的长相再好看十日也看够了,所谓的才情也不能当饭吃,最重要的还是她为人。

  他一边替她揉着,见她睡着了,轻笑了一声。

  他搂着她也很快进入梦乡。

  这俩口子睡的香甜,下人也不敢吵。

  但府里其她人却还沉浸在今日这奇幻的一幕,世子方惟昌道:“你说四弟妹乃堂堂阮氏望族出身,她祖上也做过二品官,□□父也做过山东某县县令,你说她为何居然会杀蛇,看起来非常熟稔。”

  申氏笑道:“她只是旁支出身,这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你别只看她爹现在做着京官,可之前的日子也未必好过。”

  “这倒也罢了,我看她有勇有谋,四弟娶了她倒是好福气。”

  方惟昌很难得夸人,申氏听了颇觉讶异,“你倒是对她高看一眼。”

  “虽说日久见人心,但有的人有没有才干,很快就能看出来,也算不得什么稀奇事。我只怕四弟本意图走科举,他这媳妇若是心太大了,还会撺掇他来和我争这个位置,老爷子本就对太太母子几人多有怜爱,你也并非不知道。”

  虽说他被立为世子,但徐氏很有手段,进门后和族亲们关系打的好,又和侯爷感情好,再者方惟彦也靠自己的本事证明,他即便没有这个爵位也是个能力非常出众的人。

  侯爷年纪大了,本就偏疼小的,如今又有阮氏进门,再一挑动,怕是爵位改换成别人也不是没可能。

  申氏摇头:“这改嗣可不好改。我看侯爷绝无此心,世子就放心吧。要我说最紧要的是小姑姑。”

  “她,她怎么了?”方惟昌根本不把方芙蓉看在眼里。

  “我找荣心打听了,听说老太太想把私房都留给她呢。”

  “这怎么成?老太太当家那么些年,捞的还不是侯府的,我也不想她全给谁,但总要留给我们方家子孙。”晚辈对长辈孝敬,但长辈也要对晚辈慈爱呀。

  申氏点头:“谁说不是呢,就是给一半我觉得都多了。到时候若分家,侯爷多照顾惟彦惟钧我们没话说,可底下的弟弟们的嫁娶,还有长辈们的喜丧,哪一样不要钱。家里还要讲怕排场,到时候咱们怎么维持这侯府的体面。”

  方惟昌感叹:“你说的倒也是,外人看起来煊赫,府里养着戏班子,人人都体面,可不知道将来如何啊。”

  “不管如何,你我二人也是没办法。老二家的同我说老二想捐官,老三怕也是如此,我笔钱现在太太不愿意出,说要等到年底收了租子再提,你说府上哪里就缺这点钱了。”申氏觉得徐氏也够狠的。

  当然,她的话也是冠冕堂皇,她的惟彦都是自己考的,没有用家里一分钱,现在方惟彦都能自己考,哥哥们怎能不思进取。

  一个知县捐官就要四千两,捐同知至少要八千两往上走。

  老二一向心高气傲,怎可委屈做一个知县,家里纵使有这么些钱,徐氏肯定也不会在她管家的时候出。

  日后轮到世子袭爵,兄弟们帮了要出血,不帮被人戳脊梁骨。

  世子方惟昌冷笑:“太太肯定不愿意出这笔钱,老爷把这爵位给我就已经觉得是给了天大的好处了,哪里还愿意管其他。至于三弟上次没中,想请老爷捐监,老爷说‘你还年轻,你弟弟都能中进士,难不成你不能走科举?’这话你说可不可笑。”

  世子夫妻想起这些事儿真是觉得难。

  至于二爷方惟时,他则嫌弃于氏的很:“你看看人家阮氏刚进门就知道图表现,为了丈夫敢去杀蛇,现在连老爷都夸太太会娶媳妇,亏你还是老太太替我聘进来的,遇到事情就知道哭哭啼啼的,半点忙都帮不上。”

  于氏气鼓鼓的,不敢做声。

  倒是方雅晴对她嫂子赞赏颇多,她对徐氏道:“真没想到四嫂还有这一手,可见娘真是娶对人了。我看老爷对小姑姑很是不喜呢。”

  “那是,你小姑姑要是再往前凑,你祖母有个三长两短,全家人都得丁忧。方芙蓉,那就是个祸头子。”徐氏深深为自己有识人之明骄傲。

  若是旁的姑娘,面对这种场景,早就哭哭啼啼,或者是被动受辱,蜜娘却不同,抓住机会,反应非常灵敏,以徐氏之见,她还没见过反应这么快的人。至于表现太过,徐氏倒是不觉得,人嘛,光靠忍是成不了大事的。

  这固然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但也有人以此为青云阶。

  “老太太近来越发左性,您在她那里不知道受了多少气,小姑姑又在其中添乱,哎,娘,这下,嫂子进门了,你也有帮手了。”方雅晴还是很高兴嫂子战斗力强。

  徐氏笑道:“你说的不错,她确实不错。这才进门几天,多少人都在夸她,但她自个儿却不为所动,不像那等沽名钓誉之徒,反而认为是极正常不过了。我倒也不盼着你嫂子如何帮我,就想她快些有身孕,生个一男半女的,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说罢,又看着方雅晴道:“明年你也要出嫁了,索性你表哥是个温和性子,就好好的过吧。”

  提起未婚夫,方雅晴有些迷茫道:“娘,您说表哥怎么和三哥她们亲近,反而和我哥哥疏远,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徐氏感叹:“以前我只觉得你们是姑表亲,你舅母和我一向不错,你也是知晓的,你舅舅仕途正好,嫁回我娘家去总有你的好,只是没想到徐经这孩子亲疏不分。”

  但她看着女儿道:“你看看你嫂子,这样难的处境她都能化解,你还是嫁回我的娘家,又有什么好怕的,纵使他是这样的,难不成你就拿他毫无办法?”

  “女儿知道了。”方雅晴还比蜜娘年纪大几天,她明年也是要出嫁的新娘子,虽说是嫁到最亲近的舅舅家,但还是害怕。

  徐氏拍了拍女儿的背:“你这会子先在我这里歇下,等明儿一早咱们再去看你祖母去。”

  翁老夫人在张大夫的妙手回春下,不出三日已经清醒过来,半个月左右就恢复如初,方惟彦下衙回来后,听到如此消息也十分高兴。

  “这些日子也辛苦你了,日日跟着母亲去老夫人那里侍疾。”方惟彦有些歉疚。

  他新婚后过了几日,就开始正常去翰林院,因为婚事耽搁了几天,馆课要补上不提,还得新的功课,每日忙的不可开交,好在蜜娘倒是挺惬意。

  蜜娘笑道:“也不必我们亲自照料,老太太身边丫头婆子无数,我和太太去只是尽孝心罢了,你不必担心我。哦,对了,老太太这病一好啊,就惦记着让小姑姑尽兴,说是之前憋的她太狠了,夏天正是采莲的节气,让母亲准备船,在咱们园子里采莲呢。”

  “哦,小姑姑禁足被解除了?”方惟彦又看蜜娘的样子,不禁道:“她解了禁,于你而言可非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