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十三夜(1 / 2)





  也许是房间背阴的缘故,窗下的红色屋檐上蔓延着几块厚重的苔藓。下面对着两户邻居——其中一家的院子里没有任何植物,连草坪也没有,外露的黄土上设置了一个简易游泳池,看上去很多年没使用过。晚上只偶尔看到那家窗内的灯光,或许平时并没有人住在那里;隔壁一家的房子建在院内的下沉式部分里,房子有白色的外墙与深绿的百叶窗,屋顶则是暗红色的。院子在陆上的部分则种着几棵并不高的树,冬天的时候没有一片树叶。Violetta打开房间的百叶窗,就会看到这样的景象。外面是好天气的时候,还可以看到远方连绵的山。

  流进室内的空气还有些冷,有时会携带着远处燃烧落叶的味道——深深冬日的气息。这里总是很安静,令人舒适。虽然气温还不高,但是她意识到,春天已经渐渐降临在这片伦巴第的土地上,原来自己正身在其中。

  每天大多数时间家里都是她一个人。自从语言等级考试结束,也意味着在语言学校的学习终结。她不必再到学校里去。如果是在国内的家,她可以白天一直睡,但是在这里很少有人会这样,她不想让房东一家觉得她奇怪。平时周末起得晚了她都会表示歉意。

  也不想去图书馆学习,曾经在语言学校下课的时候才会去市立图书馆,因为都是在老城区,离得很近。以前在国内准备考试或者写论文,她都是在自己家里。

  白天一个人在住处,房东妈妈去上班,妹妹们上学,她们问过她:“把你一个人留着家真的可以吗?”

  她表示当然没有问题。但是这样时间长了,她总觉得有些惭愧。现在她不是学生的身份,也不再是当年的实习教师。如果运气好的话,接下来也许会成为博士生。但是她心里没底。

  所知道的年轻中国女孩,在Violetta向往的名校,毕业论文得到了教授的赞赏,很快就要开始硕士课程。Violetta感到自己的学术素养还不如这里的本科生。更何况许多同期申请博士的学生,不仅比她年轻许多,而且从硕士甚至本科的时候就在导师门下学习。

  有时也会去附近走一走。冬日末的湖边小镇冷冷清清,湖面上聚集着许多水鸟。上一次看到这片水域与雪山还是在喧嚣夏夜——那个奇妙的夜晚。之后为了语言考试,将近半年没有到这里来了。

  语言考试合格也许并不困难。得到成绩那天,房东家特意晚上订了Pizza为她庆祝。Violetta去附近的超市买盒装的什锦浆果与糕点,感谢她们的友善。

  可是她心里完全不确定自己有没有那样出众,能够录取为博士生。没有人能够帮得了她。

  她顺着寂静的坡道走向城堡,来到城堡外墙能够俯瞰湖景与雪山的一侧。这个地方多熟悉啊。她曾经自己一个人无意中走到这里,看黄昏霞光中的雪山。

  不久前,看到Sofia在instagram发的在这里的照片,也是在黄昏时分,看上去像是独自一人。也难怪,她的学校就在这附近,Violetta对那座学校并不陌生。

  Sofia前段时间过了生日,看上去没有举办晚会。但是她的很多朋友在ins上面以照片和文字的形式祝福,还有多年以来的朋友发出来的是年幼时的合影。看起来几年前的Sofia 是个朴实又阳光的小胖妞;现在却是丰盈中有了几分妩媚,恢复不久的棕色头发再一次染成了浅金色。也许几年前见过她一次,现在就会有些认不出来。

  虽然这里漂亮的女孩子非常多,但Violetta依然觉得Sofia很好看——杏仁一样的脸庞,也许不化浓妆的样子也会漂亮。她拥有那么多好朋友,大家亲切地叫她“Sofi”,想必她是很好的女孩子。

  几年前Michele还在上高中的时候,他们早上乘坐同一班开往湖区方向的公共汽车,应该就是那个时候相识的。

  为她祝福生日的自然有Michele,附上的照片却是他们曾经的定情合影——那是在大约两叁年前的冬日温暖阳光下,他们看上去那样亲密无间。也许是在Michele曾经高中时所在的美丽小镇的山坡。

  那时Violetta已经结束了在初中的实习,第一次离开意大利,回到国内为自己的学业忧心。她的异国情愫都留在了instagram 上面。看到曾经的学生们都认识的Michele——十八岁的年轻人,拥有天使的名字。不知他在那一带的名声是来自于外表,还是家境,或者是竞技摩托车的能力。他和一位叫Sofia的女孩一直很好,但是他向周围的朋友表示自己单身。想来不能以自己的习惯来看待他们那里年轻人的相处方式。

  但是没有多久,他成为了Sofia的男朋友。Violetta觉得自己看错了人——以为那样的男生保持单身,是多么可贵。原来他也没有什么特别。

  心想:“再也不喜欢他了。”

  她每当看到那两个亲密的年轻人,心里会感到莫名的吃惊与空荡,同时觉得:“他原来不过如此”。

  也知道这是源于嫉妒,她自己都觉得十分看不起。

  这一切好像是过眼云烟,她常常不愿回忆繁冗的过去,现在面临的是成为博士生的考试;但那些又好像是发生在不久之前。

  在这里许多分手的恋人也会保持友好的感情,她很赞赏——成不了恋人,也不一定要成为仇人。也看到有些年轻人在前任生日的时候,会把曾经未分手时候的照片附上来写上生日祝福,完全是出于善意的友情延续。

  Violetta觉得,他们现在即使不仅仅是友情,她也不会感到难过。这完全不会困扰到她。

  天空阴沉沉的,站在古堡靠近湖的位置有些冷。她的书包里面放着电子版的文献与资料,她知道也许在外面不一定有阅读的心,但带出来总会有安全感。

  她有点想念自己的父亲。如果不是因为有那样爱她的爸爸,她不会到现在还可以随心所欲地念书。

  晚上Violetta收到了这里华侨朋友的贺年微信。问她吃汤圆了没有。国内有些地区似乎在除夕是吃汤圆的。

  她感到很高兴,答道:“没有啊,连饺子也没有。”

  身在世界的另一边,节日的感受实际上很少。曾经认识的中国人多数是出生在这里的华侨,有自己的家;有限的留学生也早已结束学业回到了国内。

  电视新闻在报道国内春节的场面,不知是哪里的灯会,有彩纸做的鱼灯、绣球灯还是各式的生肖灯,像民俗画中展现的那样。

  房东妈妈和姐妹对她说:“看上去真漂亮。”

  她赞同:“是很漂亮。”

  这样的传统纸灯她也没见过,现在或许只是地域性的存在。

  其实能够收到节日祝福已经令她感到高兴、欣慰;而这里的电视新闻也没有忘记她。

  接着又收到那位朋友的信息:“要不明天送你一袋汤圆?是在中国超市买的。”

  她们约在了大学见面,那位朋友此时正在这里读本科。课间的时候把装在冷藏保鲜袋里的汤圆交给了她。Violetta觉得格外感动,可惜自己没有可以作为交换的礼物,只说等有时间请对方吃饭。

  时间还很早,她很想再一次坐车到湖边去,甚至乘坐火车去附近的小城市。这周边的火车沿线有许多漂亮的村镇,她对那些地方一直感到好奇。但这个时候,到不远处的市立图书馆学习,才是对她而言更好的选择。

  在阅览室门口准备关闭手机的时候,发现了一条未读的信息:“忽然提出邀请很抱歉。但是今天下午您可愿意来做客?”

  她留意了一下身上的衣装——平日里的针织衫搭配着半身裙;今天为了与朋友见面的尊重,也化了一点淡淡的妆。她回复道:“今天下午吗?好。”

  忽然想起了冷藏袋中的汤圆,心想:“也带去给他一些吧?”

  又觉得会对不住送给她汤圆的朋友。发微信询问,她可不可以也把汤圆分给别的朋友。

  开往东部的公共汽车进入熟悉的小镇,行驶在石板路上的颠簸感也是如此可爱。这些年来,每一次坐上开往东侧的车,都会感到意外地喜悦。

  接近镇中心的时候,她站在车门边远远地看到Michele在那里等她。她心里暗暗感到羞怯,又莫名想嘲笑他看上去那么傻,这个念想一飘而过,再也没有浮现。她自己才傻,这里没有人比她更傻。

  下车之后,Michele看到了她:“日安,亲爱的的小姐。”

  “日安,Michael。”她确定调整好了自己的神态,自然却难得地叫他的名字,像曾经第一次见面时那样用的法式发音。

  在这里,她很少直接叫男生的名字,没有告诉过任何人那是因为不好意思。那法语的发音实际上会让她好过一些,听上去却更像是在逞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