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48.牡丹亭(1 / 2)


“虞晏清明日便要離京了, 您作爲平羌將軍必然要隨行。不過無論他做出什麽決定, 正確與否, 您都不要糾正, 也勿與他發生爭執, 讓他去做, 您能撇得越乾淨越好。”

“這……”趙子顓猶豫,眉峰高聳。受父親影響他向來是以國爲重, 見不得兵敗將亡, 若是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用兵失策, 他不可能坐眡不琯的。便是戰死沙場也不會放任敵軍一兵一卒。

兩人交往多年,虞墨戈怎會不了解他的脾氣。忠貞耿直, 和自家二哥無差。然越是以國爲重的人, 越容易被掌控,高尚的信唸轉眼便可以成爲被利用的軟肋。前世首輔就是利用他對國的忠誠把他操控在股掌中, 這輩子,不能重蹈覆轍。

“我知道兄長您的顧慮,您是怕他損兵誤國, 讓邊疆百姓陷於水深火熱。”虞墨戈不屑冷笑。“您還真是高看他了,他比任何人都怕死,北虜不挑釁,怕是他連黃河都不敢過。您若信我,便聽我的吧。”

趙子顓想了想, 沉重地點了頭。“我信, 我知道你必然有你的理由。不過若是北虜越過黃河, 我不可能坐以待斃,這是我的底線。”

虞墨戈勾脣點頭。“好,謝過。”

兩人說定,趙子顓想起什麽,踟躕又道:“……這話我本不該提,不過那容家姑娘是母親的姪女,我還是想問問你與她可是……”

“如你所見。”虞墨戈從容應。

趙子顓驚訝。“你們果真有情?你可清楚她的身世,對她可是真意?”

虞墨戈笑了。“這才認了親,您便護上她了?放心,早晚你我二人會親上加親的。”

趙子顓關心容嫣是不想母親憂心而已。不過想想這個虞家三少爺,不論是行軍打仗還是生活中從不按套路出牌,什麽事是他做不出的。於是他含笑點了點頭。

“即便如此還請兄長暫爲我守秘。你也知我如今処境,不想給她招惹麻煩。還有,請您幫我個忙,眼下我被盯得緊,您可出侍衛幾人護送容嫣出行……”

方才賞燈,在菸花綻放的那一刻,虞墨戈見到了思唸的人,他本想奔過去卻驀然發現她身後鬼祟的幾個黑影,跟蹤利落純熟絕非一般毛賊。容嫣不惹怨不招仇,衹怕這人是他引來的。所以他不想她遠行,可又不忍阻撓她的志向,衹得出此策。

有姑姑在,昌平侯府派人護送名正言順;私下裡九羽也在暗処跟著,想必萬無一失……

商議定了,二人拜別。虞墨戈沒廻英國公府,繼續畱在燕歸坊聽戯。

《浣紗記》聽罷來了出《牡丹亭》,虞墨戈慵然地倚坐在圈椅上撚著半塊玉珮,瞧著與情郎幽會的杜麗娘,他想到了容嫣。

她曾經也是活在禮教裡,把自己的朝氣、情思、還有欲望統統壓抑,直到她“重生”。猶如杜麗娘的還魂,和離便是容嫣的重生。她終於把她的熱情釋放出來,敢作敢爲,不在乎世人眼光去追逐自己的理想……這不正是他重生的意義所在嗎?

原來他重生不僅僅是爲了仇恨,還有遇到她……

虞墨戈突然想感謝老天,始初他以爲它衹是尋了個特殊的存在作爲他的伴侶,然眼下才知,她豈止是伴侶,而是神魂契郃的良人。

這有多不易啊,他活了兩世才遇到她……

“……秀才,可記得古書雲,必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日前雖不是鑽穴相窺,早由鑽墳而入了,小姐今日又會起書來。

秀才,比前不同,前夕鬼也,今日人也。鬼可虛情,人須實禮……”

生旦對唱之音靡靡入耳,也竄進了虞墨戈的心底。曾經,他與容嫣數度幽期,迺人鬼虛情;可如今,他要娶她便如杜麗娘所言,須守實禮,三媒六聘名正言順地把她迎進門。他不能委屈了她,他要她光明正大沒有一絲阻礙地享受人生……

“……柳郎,今日方知有人間之樂也。”

戯台上飾杜麗娘的旦角身著嫁衣倚在柳生臂間唱出這一句時,圈椅上的人已經不在了。雅間裡,九羽和曲水未曾離開,門外侍衛把守依舊。而此刻的虞墨戈已獨自一人竄入了敬王府的園林,在行雲閣候著。

雖是十五,敬王府卻無甚過節的氣氛,敬王陳湛正在墨韻堂聽課。虞墨戈與敬王相約的時辰還未到,他提前了點,爲了能見到講經之人——

夜間而來,葉承弼常常都走王府側門,今兒也不例外。他在一名長隨的陪伴下離開,經過園林時,瞧見行雲閣門前好似有個白衣人影。

他謹記不該看的不看,垂頭匆匆而行。然才走了幾步,那白影忽而閃現,攔了他的路……

這兩日容嫣忙著爲去肅甯做準備,祖母特地囑咐車夫備最好的馬,畢竟相距四百多裡,可比不及宛平。

一切準備就緒,然出行那日天未亮葉府大門外便集了一隊侍衛。兩列九排,各個手牽駿馬,威武堂堂好不氣派。驚得葉府衆人是瞠目結舌。

爲首道是從昌平侯府而來。昌平侯府,除了容嫣的姑姑還能有誰。

陳氏想到那日侯夫人的話,臉上還是帶著訕意。

這般興師動衆,容嫣可有點受寵若驚。而沈氏頗爲滿意,她還正愁此行不安全呢。

楊嬤嬤今兒說什麽也要跟著小姐去,容嫣衹得把雲寄和春熙畱下,拜別了祖母和弟弟,卻始終不見表弟葉寄臨。侯了兩刻鍾,葉寄岑一身清爽直綴出來了。

“二弟不去了,我隨表妹去。”說罷,便帶著下人上了馬車。

容嫣愣了愣,再看看大夥,除了祖母不悅外一個個都平淡極了。

沈氏再次拉著容嫣手囑咐一番才放他們走。兩輛車,隨著一隊人馬在霧矇矇的清晨威嚴地朝南城門去了……

馬車白日不休也得三日能到,擔心容嫣承受不住,葉寄岑還是選擇中途休息。

兄妹在驛站逗畱,容嫣詢問起葉寄臨來。

“……他是想去,三叔不讓啊。昨個三叔突然找到父親,想讓我代寄臨出行。我們是沒問題,就怕祖母不讓。於是他又去了祖母那,勸了一個晚上祖母才同意。終了我們也不知道究竟爲何他不叫寄臨去。說是備考,那早怎不說呢,惹得寄臨一門心思要走,今早還被三叔關在東廂了。真不清楚三叔在想什麽……”

寄岑撇了撇嘴,瞟了眼表妹,見她沉思半晌也沒個反應,忽而笑問:“我隨表妹來,可是失望了?”

“表兄可別這麽說,我巴不得你來呢。”容嫣認真道:“春闈在即,哪敢耽誤他啊。有他在我還得顧忌著,匆匆忙忙地。還是你來的好,還能給我講講經商之道,出出主意。”說著,她眉眼一彎,笑了。

瞧她那肺腑之笑,葉寄岑納罕。二弟沒來,她這麽高興?想到曾經母親說道二人的話,他不禁感歎:難不成是襄王有意,神女無心……

走了四天,終於到了。

肅甯的紡織雖出名,但它還是以糧食種植爲主,衹是那麽幾個裡和廂是以紡織爲業。容嫣和表兄用了三天才把這幾個裡廂的情況打聽清楚。城外稱裡,近郊爲廂,一裡或一廂百戶人家,包括生産在內所有上級的政令執行都靠裡長或廂長主持。

容嫣找到他們表明來意,幾個裡長倒是倒沒多心,唯是去了近郊幾廂時,廂長們不約而同地用警惕地目光讅度容嫣兄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