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两百零二节 让李陵继续纠结(2 / 2)

至于李陵,张恒知道,除非天子刘彻主动认错自道谦,并且以极高姿态亲自写信请李陵回来。

否则,那个纠结的男人,估计还会一直纠结下去。

但让刘彻道歉,认错,那可能吗?

一念至此,张恒已经知道了,至少在刘彻还活着的时候,李陵是不可能归汉了。

除非,刘据登基。

或许,李陵才会萌生出那么一丝回归故土的念头。

“苏公如今即为九卿,何不写书一封,传与李少鼻,言说是非大义,劝其归汉?”张恒问道。尽管从现在来看”李陵是既不可能归汉,也不可能主动帮匈奴人训练军队。

但是难保时间一长,李陵的心理发生动摇,万一李陵帮助匈奴人训练军队,那就麻烦大了!

要知道李陵出生陇右将门世家,祖父为李广,自小就深谙兵法”十六岁就因为懂兵知兵,而被辟为侍中建章监”执掌羽林卫指挥大权”接受过最正统的汉室军队训练教育,对于汉室引以为自傲的军队编制”组织以及管理,清清楚楚。

李陵所懂得的东西,走过去那些投降匈奴的人,如中行说、赵信、卫律等根本不懂和没有涉足过的地方,他掌握着汉室军队之所以强大精锐的根本。

正因为如此,匈奴自且鳃侯单于以来”一直优待李陵,无论李陵犯下任何的过错”都一一赦免。

就连李陵亲手杀掉了那个帮匈奴人训练军队的叛徒李绪,匈奴单于顶着母亲阙氏的怒火,将李陵藏到西边,一直等阙氏死了才让其回归单于庭。

难道匈奴单于真是什么礼贤下士,胸怀宽广的豪杰吗?

显然不是”奴隶制下的匈奴,只讲究实际利益。

张恒想起后世的时候,在某个杂志上的看到的一个故事,民国时期,一个〖中〗国军校留学生去西方留学。

西方的军校中对所有来自〖中〗国的留学生都很好,想学什么就可以学什么,但是,唯独有一门课程不对〖中〗国学生开放。

这门课程就是国防动员课。

在这个时代,在本质上来说,匈奴人在身体素质方面,跟汉人相比并没有多少劣势。

为何三个匈奴骑兵也打不过一个汉骑呢?

为何李陵区区五千步卒,且大部分是临时招募的游侠以及发配充军的盗贼”罪犯,却可在浚稽山中与匈奴十余万骑兵周旋将近半个月”光是第一天交战,就斩首三千余?

〖答〗案就是汉军在军备、训练、组织和编制上,比匈奴人优秀!

特别是在组织上,汉军至少甩匈奴人十几万里。

匈奴人在组织度上,跟汉军根本没法比。

虽然这些年在无数汉奸帮助下,匈奴人从卫青霍去病时代需要五个骑兵才能对抗一个汉骑提升到了现在只需要三个匈奴人就可与一个汉骑抗衡。

但是,它依然远远不是汉军的对手。

当年为了围歼赵破奴的两万骑兵,匈奴人倾巢出动,才勉强摆平。

就更别说后来儿单于和句犁湖单于时代”两次侵袭汉地,却碰个头破血流”儿单于在受降城下吐血而亡,句犁湖好不容易抢到些东西”却在张掖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都尉任文给拦住了去路,一番大战下来”句犁湖不得不丢下抢来的人口物资灰溜溜的逃回大漠。

要知道,当初,张掖都尉任文所率领的不过是张掖的常备军和两三千赶来支援的骑兵而已……

自然,对于汉军正统的组织、编制和训练之法,匈奴人是做梦都想得到的东西!

而李陵,对于匈奴人来说”就是打开那个汉军秘密的钥匙。

张恒当然不会让匈奴人哪怕有万分之一的得到这个机密的机会。

怂恿苏武写信”目的就是让李陵继续纠结下去”不给匈奴人有可乘之机!

苏武却没有想这么多,还以为是张恒在为李陵惋惜很多关中人都有飞将军情节,对于李陵有种特殊的感情。

苏武是关中人”自然也清楚关中人的这种情感来自那里。

卫青霍去病虽然威名赫赫,但终究不是关中人。

只有李陵才是土生土长的关中军事天才。

自己的孩半,总是比别家的孩子要看重一些……,于是,苏武点点头,笑道:“这是自然”吾会写的,且还要子孟兄也写”好叫少卿兄早日归来!”

对于李陵这个老朋友,苏武自是希望其能早一点归来。

到时候,老朋友团聚,把酒言欢,那才是人生幸事!